《解深密经》讲记·之七

u5c佛都信息港:::追随海涛法师生命志业,专业提供佛教视频、佛教音乐、烟供共修佛教网站:::

为什么用出家上味胜乐来作比喻呢?这与出家又有什么关系?u5c佛都信息港:::追随海涛法师生命志业,专业提供佛教视频、佛教音乐、烟供共修佛教网站:::

文中说“譬如有人,尽其寿量习辛苦味”,这就比喻在家人一生辛辛苦苦,忙忙碌碌,为了事业、婚姻、名利、家庭以及社会的人际关系,疲于生计,一天到晚忙得不可开交。他们很难想象出家修行人的快乐、自在,以为出家无事可做,枯燥无味,天天清灯木鱼,念经拜佛,不了解出家人的生活情况,更难体会到出家人的那种清闲快乐。世间人互相恭维说:“你老洪福齐天啊!”他听了很舒服、很高兴,乐得合不拢嘴;如果说:“你老该享点清福了。”他就会害怕起来,以为“清福”意味着无聊、孤独与寂寞。“洪福”,在家人容易享受;“清福”则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的。不光在家人难享清福,出家人也很难享用。只有少部分志向高远,有一定修养的人才能真正享受到这种快乐,修养不高的人享受不了这种寂静清闲的生活。u5c佛都信息港:::追随海涛法师生命志业,专业提供佛教视频、佛教音乐、烟供共修佛教网站:::

有首诗说得好:“人人尽说清闲好,谁肯逢闲闲此身?不是逢闲闲不得,清闲岂是等闲人?”心保持宁静、安详,这不是世间娱乐的麻醉的力量所能取代,所以洪福之乐与清福之乐绝对无法相比拟。在家人从来没有体验过清福的生活,他们确实无法想象。清福是内心清净所发出来的安详和快乐,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培养才能养成,忙碌的人做不到,忙碌惯了的人闲下来不做事,简直受不了。所以,出家人的清闲生活,在家人无法想象。u5c佛都信息港:::追随海涛法师生命志业,专业提供佛教视频、佛教音乐、烟供共修佛教网站:::

或于长夜,由欲贪胜解,诸欲炽火所烧然故,于内除灭一切色声香味触相,妙远离乐,不能寻思,不能比度,不能信解。u5c佛都信息港:::追随海涛法师生命志业,专业提供佛教视频、佛教音乐、烟供共修佛教网站:::

第二种比喻,远离五欲乐喻--远离乐。u5c佛都信息港:::追随海涛法师生命志业,专业提供佛教视频、佛教音乐、烟供共修佛教网站:::

五欲分为财、色、名、食、睡五种。佛教中所讲的五欲也可以指五尘: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,喜欢看好颜色、喜欢听好音声、喜欢闻香味、喜欢吃好食物、喜欢摸触细滑柔软之物。世人以五欲满足为乐,贪恋五欲五尘,他们难以想象离开五欲之外的静虑(禅定)生活之乐。u5c佛都信息港:::追随海涛法师生命志业,专业提供佛教视频、佛教音乐、烟供共修佛教网站:::

人对五欲的贪着有所偏重,各人的偏重不一样。有的人重于财,觉得有钱就快乐,有钱就是天下最幸福的人。过去许多守财奴,一生积攒了很多钱财,舍不得花,舍不得用,只要天天看看它,数一数就满足了;有的人重于男女之色,认为从中可以得到快乐与满足;有的人重于名利,只要名声好,什么苦都能吃;有的人重于食欲,有好吃的就是最大的乐趣;有的人重于睡眠,认为睡觉就是人生最大乐事。无论是哪一种欲,当欲望生起又不能得到满足的时候,欲望就象火一样,烧得你心绪不宁,烧得你浑身不自在;还有的人,当强烈的嫉妒心一生起,见不得别人好,看见别人好心里就不舒服,觉得“他怎么可以超过我”!这也是一种欲望;还有的人见别人高兴,他就在一旁黯然神伤、悲悲戚戚;还有的五欲都很强盛,这种人就更不得了,每天坐卧不安,自己和自己过不去。这些都是各人对欲望的不同表现。贪着五欲的人,沉溺在五欲场中,追名逐利,贪财爱色,沉溺其中而不舍。u5c佛都信息港:::追随海涛法师生命志业,专业提供佛教视频、佛教音乐、烟供共修佛教网站:::

一个人的快乐建立在对外在欲望的满足上,假如有人告诉他,离开五欲之乐另外有一种快乐,他根本无法相信,也无法接受。他无法相信初禅的行者,远离外在的欲望──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之后,在宁静的内心深处所发出的那种快乐。这种快乐就是在禅定中所得到的快乐,叫离生喜乐。对于一个追求外在物质满足中得到快乐的人,很难想象这种快乐。打个比方说,喜欢吃好东西的人,告诉他不能贪吃,应该以禅悦为食,他绝对无法理解,更无法做到。u5c佛都信息港:::追随海涛法师生命志业,专业提供佛教视频、佛教音乐、烟供共修佛教网站:::

或于长夜,由言说胜解,乐着世间绮言说,故于内寂静,圣默然乐,不能寻思,不能比度,不能信解。u5c佛都信息港:::追随海涛法师生命志业,专业提供佛教视频、佛教音乐、烟供共修佛教网站:::

第三种比喻,圣贤默然寂静乐喻--寂静乐。u5c佛都信息港:::追随海涛法师生命志业,专业提供佛教视频、佛教音乐、烟供共修佛教网站:::

“绮言”,即华丽的语言。寂静乐就是不说话、内心保持高度寂静的快乐,指二禅以上的禅定境界。这种禅定的特点是:圣人处在定中无寻思,因此也没有语言,内心中保持高度的平静,并从中得到极大的快乐。u5c佛都信息港:::追随海涛法师生命志业,专业提供佛教视频、佛教音乐、烟供共修佛教网站:::

有的人在流转生死的黑暗过程中,以喜欢说话为快乐,喜欢说华丽的语言,从中得到快乐,如世间讲相声、写小说,还有吹牛的人,都能从说话中得到快乐。在国外还设有吹牛俱乐部,一年要举行一、两次吹牛比赛。据说,参加的人数达十万人以上,其中有一位一连吹了四十八个小时,舌上生花、妙语连珠、滔滔不绝,可就是没有一句真话,结果却得了冠军。像这种吹牛的家伙一天到晚挖空心思说假话蒙骗别人,他们能够从吹牛中得到快乐,却难以想象处在二禅以上的圣贤们离开寻思和语言,内心中充满高度平静的快乐境界。u5c佛都信息港:::追随海涛法师生命志业,专业提供佛教视频、佛教音乐、烟供共修佛教网站:::

或于长夜,由见闻觉知表示胜解,乐着世间诸表示故,于永除断一切表示萨迦耶灭,究竟涅盘,不能寻思、不能比度、不能信解。u5c佛都信息港:::追随海涛法师生命志业,专业提供佛教视频、佛教音乐、烟供共修佛教网站:::

第四种比喻,绝诸表示涅盘乐喻--涅盘乐。u5c佛都信息港:::追随海涛法师生命志业,专业提供佛教视频、佛教音乐、烟供共修佛教网站:::

大凡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--喜欢表现自己。每个人表现的方式不同,有的人喜欢用见到的、听到的、感觉到的、知道的来表示自己对某一事物的见解,或者在语言上、行动上、听闻上等各种不同的渠道来表现自己见识广博,希望别人能注意到我的存在,让别人承认自己的价值。殊不知喜欢表现自己的人很愚蠢,不表现自己,别人无法揣测你的高深;一旦表现出来,让人家一碗清水见到了底,认为不过如此而已,只能被人评价出“浅”。就像古代英明的帝王,含而不露,掩盖着自己的行迹,任凭大臣们诚惶诚恐地,最后他才决定该如何做,不该如何做。古代大文学家韩愈,当时也是这样,本来想表现一下自己的耿耿忠心,结果是“一封朝奏九重天,夕贬潮州路八千”。《三国演义》中杨修也由于爱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,最后落得个被杀身死。u5c佛都信息港:::追随海涛法师生命志业,专业提供佛教视频、佛教音乐、烟供共修佛教网站:::

不表现就包含了“以静养智”的道理,一表现反而坏了事,以致于在表现当中往往弄巧成拙。然而每个人生来都爱表现自己,因为凡夫的我相、我执太重。要让别人知道“我”如何了不起,我如何有能力,我有什么特长,我如何有才华,似乎只有表现自己,心里才能得到平衡和满足。否则就自以为怀才不遇,郁郁寡欢,觉得“英雄无用武之地”,常常牢骚满腹,玩世不恭。像这种执着深深的人,对那些已经断除了萨迦耶见(我见),与世无争,证得了究竟涅盘,得到寂静快乐境界的人,是无法想象、无法理解的。一个人喜欢从表现中得到快乐,假如告诉他不要自我表现,照样可以得到寂静中的快乐,他绝对不会相信。u5c佛都信息港:::追随海涛法师生命志业,专业提供佛教视频、佛教音乐、烟供共修佛教网站:::

法涌当知:譬如有人,于其长夜,由有种种我所摄受诤论胜解,乐着世间诸诤论故,于北拘卢州无我所,无摄受,离诤论,不能寻思,不能比度,不能信解。u5c佛都信息港:::追随海涛法师生命志业,专业提供佛教视频、佛教音乐、烟供共修佛教网站:::

第五种比喻,离诸诤论觉乐喻--菩提乐。u5c佛都信息港:::追随海涛法师生命志业,专业提供佛教视频、佛教音乐、烟供共修佛教网站:::

佛陀最后又对法涌菩萨说:比如有的人处在漫长的生死黑夜之中,有种种的我所执着,认为这东西是我的,那东西是你的,往往执身外之物为我所有--这是凡夫的特点。自私,使每个人的我所执着特别重。由于我、我所的执着,为了各自的利益,对彼此认同的某个东西--是我的,因此导致诤论。世间的人,还喜欢诤论:我对你错,我好你坏,争来辨去,越诤论越感兴趣。这些人对北俱卢洲的人,健康长寿,快乐享受,生活丰裕的状况,人与人之间没有是非诤论,没有我、我所的执着,过着近乎大同世界的优越生活是无法想象的。这个世界、这个社会施行私有制,彼此尔虞我诈、弱肉强食、是非口舌到处都是,因此很难想象北俱卢洲的人在宽容的国家制度下,过的那种幸福的生活。我在这里宣说北俱卢洲的生活状况,大家不但不会相信,不能接爱,而且还会说:你讲的是理想王国,那是脱离现实的,不可能的事。这种道理就像凡夫无法想象胜义谛的道理一样。u5c佛都信息港:::追随海涛法师生命志业,专业提供佛教视频、佛教音乐、烟供共修佛教网站:::

如是法涌!诸寻思者,于超一切寻思所行胜义谛相,不能寻思,不能比度,不能信解。u5c佛都信息港:::追随海涛法师生命志业,专业提供佛教视频、佛教音乐、烟供共修佛教网站:::

佛陀对法涌菩萨说:法涌!就像前面五个比喻所说明的道理一样,那些具有寻思──思维、分别、吹牛、贪着五欲、爱好说话、喜欢诤论、执着我我所的人,对于离开寻思的胜义谛相是无法寻思、无法推测、无法相信和理解的。u5c佛都信息港:::追随海涛法师生命志业,专业提供佛教视频、佛教音乐、烟供共修佛教网站:::

乙四、颂文总结u5c佛都信息港:::追随海涛法师生命志业,专业提供佛教视频、佛教音乐、烟供共修佛教网站:::

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,而说颂曰:u5c佛都信息港:::追随海涛法师生命志业,专业提供佛教视频、佛教音乐、烟供共修佛教网站:::

内证无相之所行,不可言说绝表示;u5c佛都信息港:::追随海涛法师生命志业,专业提供佛教视频、佛教音乐、烟供共修佛教网站:::

息诸诤论胜义谛,超过一切寻思相。u5c佛都信息港:::追随海涛法师生命志业,专业提供佛教视频、佛教音乐、烟供共修佛教网站:::

这时,世尊重新以偈颂的形式归纳总结胜义谛超寻思所行的五个特点:第一,胜义谛是学人依圣人的根本智所证得的,所以叫内证。第二,胜义谛不同一般有为的差别相,因为它是内智所证,无相所行的缘故,所以名无相。第三,胜义谛离言绝句,不可以用语言表达,能用语言表达的就不是胜义谛了。第四,胜义谛不能从见、闻、觉、知中得到,也不能用见闻觉知来表示,凡是有所表示的都是凡夫的境界,不是胜义谛。第五,胜义谛没有有漏等烦恼的诤论,唯有断除有漏诸行等烦恼之后才能证得,一切诤论都不是圣人的境界。u5c佛都信息港:::追随海涛法师生命志业,专业提供佛教视频、佛教音乐、烟供共修佛教网站:::

从这五个特点可以知道:胜义谛是内智所证,无相所行,绝诸表示,不可言说、息诸诤论的,所以胜义谛超过一切寻思;而寻思所行所能得到的只是展转所证、有相境界、言说境界、表示境界,诤论境界,所以说寻思不能证得胜义谛,所以说胜义谛超寻思所行相。u5c佛都信息港:::追随海涛法师生命志业,专业提供佛教视频、佛教音乐、烟供共修佛教网站:::

访问统计:已查阅次、已随喜

审稿编辑:佛都信息港心愿团队、发布于2008-10-17、保留出处是对作者的尊重。感恩合十

上一篇:《解深密经》讲记·之八下一篇:《解深密经》讲记·之六

相关资料

    投稿或站务联系 【点此发送电子邮件】

    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。南无护法韦陀尊天菩萨。南无守衣入定大迦叶尊者。

  • 回头一步想,能有几回来。
  • 光明世界大迦叶尊者道场,云南鸡足山。
  • Fodu.cn
  • 始建于2007年,数据建立于中国香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