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智度论(印顺法师校勘)



此书由台湾当代高僧印顺法师亲自校勘,博采众家之长,并有独到见解。PDF文件约137MB。

《大智度论》[1](梵文:Mahāprajnāpāramitā?āstra,英文:GreatTreatiseonthePerfectionofWisdom),简称《智度论》、《智论》、《大论》,亦称《摩诃般若释论》、《大智度经论》、《大慧度经集要》、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释论》,古印度佛教大德龙树菩萨(约三世纪)撰,是大乘佛教中观派重要论著。为论释《大品般若经》之作。

此论由鸠摩罗什(344-413)大师译成中文,共100卷。于后秦弘始四年(402年)在长安逍遥园西明寺始大智度论译,至弘始七年(405年)译讫。因为中国人喜爱简洁扼要,故罗什仅全译论之初品,余皆撷取其精要,得三分除二,终成百卷。汉译出后,慧远认为译文“繁秽”,曾加以删削而成《大智论钞》,并撮其要旨,详加阐述。谓“其为要也,发轸中衢,启惑智门,以无当为实,无照为宗。无当则神凝于所趣,无照则智寂于所行。寂以行智,则群邪革虑,是非息焉;神以凝趣,则二谛同轨,玄辙一焉”。此论由比利时拉冒特(Lamotte)神甫译为法文。南希真于1966年在其所著的《呈现在大智度论中的龙树哲学》一文中,又将《大智度论》的重要章节译成英文,并作了解释。注疏有僧肇《大智度论钞》8卷,慧影《大智度论疏》24卷,僧侃《大智度论疏》14卷,昙影《大智度论钞》15卷等。

此论未发现有梵本,因此关于作者和发现的时间,许多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。

《大智度论》主要讲述中道实相,以二谛解释实相之理,发挥般若思想,对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》作出系统解说及论证。论中引经籍甚多,保存了大量当时流传于北印度的民间故事和传说,为研究大乘佛教和古印度文化的重要资料。同时由于此论所释的《大品般若经》为当时篇幅最大的一部经,作者并对经中的“性空幻有”等思想有所发挥,故被称为“论中之王”。此论先举出法相的各种不同解释,以此为尽美;最后归结为无相实相、法性空理,以此为尽善。但此论系依经而作,解释毕竟不能完全穷尽义理,故龙树又著《中论》、《十二门论》作为补充。



下载资源:【格式为.zip】、【约137 MB】

访问统计:已查阅次、已随喜

独家整理:佛都信息港小熊发布于2012-09-05

站长寄语:送人玫瑰手有余香。欢迎十方大德提供孤本资料。

上一篇:返回列表下一篇:佛教人物专集

    投稿或站务联系 【点此发送电子邮件】

    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。南无护法韦陀尊天菩萨。南无守衣入定大迦叶尊者。

  • 回头一步想,能有几回来。
  • 光明世界大迦叶尊者道场,云南鸡足山。
  • Fodu.cn
  • 始建于2007年,数据建立于中国香港